阅读历史 |

第四十三章浓情两来伴,旧交觅归处(2 / 3)

加入书签

乎,软绵绵的。

邵衍不敢用力,唯恐自己带有薄茧的手心划破女孩嫩豆腐似的脸颊。

那日……

他一道,促得那紧贴男人结实胸膛的绵软不住颤抖。

饶是她两世为人,也羞赧不已。

青天白日,怎么提这个。

宝知通红了脸将男人推开,理了理有些皱乱的衣领,转身上马。

邵衍满心满眼都是那抹娇嗔,唯恐被抛弃的担忧早已被女孩前头的热情所消。

这便是闺房之乐,他可不是不解风情的傻子。

敏娘同惠娘领着庄子上的小丫鬟在厢房内忙碌着。

即便姑娘与未来姑爷待不过几个时辰,却不能马虎。

敏娘是第一次上梁家的庄子,也是第一次见梁家的家生婢子,却也为这庭院的精致与仆役的礼仪所惊。

难怪姑娘客居他府不卑不亢——梁家家底深蕴,侯府过犹不及。

几人刚将新鲜瓜果摆上,便听垂花门处小丫鬟们此起彼伏恭敬道:“姑娘安!”

敏惠二人忙出门迎接。

只见来人鬓发微湿,双颊红润——正是跑马儿归的宝知。

二人一面忙伺候姑娘沐浴,一面遣人通传厨房预备着将灶上热着的饭菜端来。

宝知方御马一场,正是酣畅淋漓得紧,还在邵衍的指导下纠正了些不当,现下手脚疲软,便鲜少让丫鬟侍奉沐浴。

她只惬意地坐于浴桶中,由着敏娘轻揉长发,忽地想到:“衍公子那可有人伺候?”

惠娘道:“庄头挑拣了几个伶俐些的小子,早便候在那处。”

宝知道:“过会便将膳食摆到花厅便是,再请了衍公子一道过来。”

二人皆是跟着宝知久矣,哪会说些礼不礼的扫气话,便挑了些话由叫宝知开心。

宝知心想正是风华的青年人,可不好误了饭点,总不能做了她的人,却腹中空空。

这般想着就有些急切。

待绞发半干时,用根细簪挽起,步履匆匆奔往隔壁小院。

女孩的衣摆被秋风挟带着,在空中划成一层一层。

忽而风止,她脚步停了下来,捋了捋鬓发,轻声唤退旁人,稳步向庭中那石椅的背影。

他披着半湿的发,正专心致志地摆弄被风刮落的小树枝与叶片,远远便可看见楼阁的雏型。

似是听见脚步,男人手上的动作却不停,只温声道:“怎的这般快?发可绞干了?”

宝知见他已经发觉,抿笑着上前,两手交叉着,从背后松松绞上男人的脖颈,下巴顺势轻搭于那散发着皂角幽香的墨发上。

她软着嗓子:“嗯?是新系列的木机小房?”

这本是机密,他却毫不遮掩:“正是。”

将小屋四周皆围上篱笆后,他左右打量一阵,满意极了。

日后有了宅子,便也如这垂花庄一般,隔出一园,栽些梨花树,夏日纳凉,冬日赏雪。

察觉到女孩身上的幽香中夹杂着几缕润润的水汽,邵衍抬头一瞧,有些无奈地转身将女孩抱到膝上:“本就畏寒,还敢湿着发。叫秋风一吹,过会便要头疼。”

宝知笑嘻嘻地将脸贴上男人的颈窝,刚落地的狸奴似地蹭着。

这是邵衍的味道。

是一阵清爽的草木气息,好似冬日里树林上空冰凉的味道,又似盛夏傍晚拂过湖面荷叶带来的清爽。

“我怕过了饭点,叫你饿得逃走。”

他本要带她去进屋去绞发,听到这俏皮话,忍俊不禁。

正想掐一掐那杏腮,思及刚刚摆弄了枝叶,沾了尘土,他便歇了那旖旎的心,却下意识地搓捻了下手指。

那沉沉的笑意透过胸膛,震得宝知心痒痒,她反倒硬气了:“你也未绞干!”

想到这,她便挣出男人的怀抱,轻巧地跃入厢房,将内室架子上搭着的白布取了出来。

见凤目含着的温柔,宝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,不敢看着他,只得低着头走过来,学着丫鬟的手法给他绞着。

因是心上人的这抹风情,叫他不能不欢喜,但终归不舍她做这活,只伸手压着那柔荑:“我心里是欢喜,却舍不得你这般。快让我去寻了水盆拭去尘土,回来帮你绞干。”

宝知却反手同那骨节分明的左手十指相扣。

“因是你,我便是愿意的。更何况……做娘子的,房内给夫君绞发也是常有的……”说到后边声音却越轻。

那股子酸涩的甜蜜一阵一阵填满男人的胸膛。

他深吸了一口气,也不阻着,极力控制着声息,唯恐那抖动的喉咙溢出的颤音吓着她。

宝知只觉他沉默,又想起家中表弟曾说长泰郡主出京,许是他从夫妻闺中乐想到离去的小姑母。

终归是处久了,即便是阿猫阿狗也混出感情。

她想了想,压着嗓子道:“你不必担心长泰郡主,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