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九尺,神色冷淡,身披麒麟甲,前缀百宝镜,身穿玄色飞鱼服,黑绸银丝,阳光一洒熠熠生辉,肩披同色大氅,手中拿着一份卷宗,正在垂眸而看。

正是本该接见韩临渊的南典府司千户,沈溯,沈大人。

沈溯生了一张好脸,桃花眼,薄粉唇,宽肩窄腰男生女像,肤色都似月下薄霜,泛着泠泠的白,一张脸霁月风光,只是看人时眼眸凉森森的,叫人骨头发冷,做什么都透着慢条斯理的意味,像是只已经将猎物诱骗进陷阱中的蛇,耐心地吐着信子,等着猎物的血一点点凉透。

熟悉他的人,从不敢因他的脸而轻视他。

听见校尉的话,沈溯垂眸,用食指敲了敲桌面,发出轻轻地一声“笃”。

似是一种应答。

锦衣校尉便继续道:“那韩大人方才已到了南典府司门口,但韩府内突来一私兵,与韩大人言谈片刻,韩大人急急夺马而回,甚至不曾来得及与属下言谈,现下韩大人的小吏还等在门口,不知何所去。”

顿了顿,锦衣校尉又道:“属下远观听音,似是听见了“大夫人要和离”的话,想来是家宅之事。”

听到“和离”二字时,沈溯冷淡的眉眼中掠过一丝讥诮。

为了一个女人,竟能慌乱至此。

蠢货。

“去告知刑部小吏,韩大人既没空,沈某明日亲自拜访韩府询问便是。”沈溯放下手中的卷宗,道:“再拿一份韩临渊的卷宗来。”

今日要与韩临渊商谈的这个案件颇有些分量。

户部尚书畏罪自裁,牵扯到的旧案与上一个户部尚书有关,上一个户部尚书姓白,一日落水而亡,亡了之后,府内生了一场大火,满府人皆死,据说只有一个年幼小女的尸体没找到,这案子前后都是韩临渊办的,且是韩临渊判的“意外”。

这个逃掉的年幼小女,有可能是此案的关键。

但是现在细细推敲而来,其内有不少疑点,不像是意外。

沈溯怀疑韩临渊与此案有关,所以他不可能放过韩临渊,能上府亲问自是更好。

锦衣校尉拱手应是,转而去在书架上挑卷宗,不过片刻,便挑了一份卷宗来,双手抬递,放到了沈溯的案前,随后退出衙房内。

衙房内便只剩下了沈溯一个人。

案上的金纹小香炉袅袅吐着一丝细烟,向空中攀升,沈溯宽大的手掌落在卷宗上,抬手解开。

随着卷宗翻动,掀起的轻风将细烟缓缓吹散,沈溯眼眸一扫,定在了一个人名的身上。

“萧、言、暮。”

陌生的人名在他的薄唇中被念出,缓缓落于静谧的室内,沈溯扫过两眼后,又不甚在意的将卷宗合上。

一个家世清白的孤女,没什么好查的。

——

那时正是二十二年冬。

南典府司的机关墙还在一日接一日的转,韩临渊□□的马拼了命的跑,韩府内萧言暮的和离书静静地放在矮塌案上,外室白桃正发着抖烧着火炉取暖,风呼呼的刮,吹着每个人的面。

岁月时光都在一点点的走,京中的人与物都被串联成一场大戏,戏中人逐一登场,与命中要相见的人打上一个照面,然后再浑然不知的奔赴去了下一章。

命运的笔握在自己手里,由他们自己,一笔一划的写出自己的浩瀚长歌。

当时,谁都不知道结局。

——

午后申时末,韩临渊裹着一身风雪,从外城纵马回了内京,顶着细雪,面都冰的发白,手脚僵木的回了韩府。

他下马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萧言暮,但是他才刚一下马,便瞧见在门口等了许久的管家嬷嬷迎上来,一路给他拍打身上的雪。

“大爷这是一路跑回来的?哎呦!遭的罪哟。”管家嬷嬷一脸疼惜,但话还没说完,便听韩临渊急问:“言暮呢?可还做了什么?”

他怕他不在的时候,言暮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。

“大夫人就在卧房呢,未曾做什么。”管家嬷嬷一路随着韩临渊疾步走向卧房,而到了浅香院门口,韩临渊竟有些不敢进去。

平日里在外端方自矜、行事有度的八尺男儿,此刻竟显得无措,一张被冻的青白的面容上带着几分不安,近似于求助一般望着管家嬷嬷,问道:“嬷嬷,言暮要与我和离,我我该怎么办?”

管家嬷嬷顿时心疼极了。

她几乎是咬着牙说道:“大爷,您何须这般小心翼翼?那萧言暮不过一介孤女,离了韩府,她还能做什么?说和离,不如说是吓唬您的,不过是想叫您与那外面的女人断了的手段!她怎么会真的与您和离呢?”

韩临渊混乱的心绪终于定了几分。

没错,言暮那么爱他,怎么可能真的与他和离?不过是女人争风吃醋的手段罢了。

他只要把那个女人处理干净,言暮肯定会原谅他的。

而一旁的嬷嬷还在偷偷上眼药:“您素日里便是对她太好了,她才会如此嚣张,拿和离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