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6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时年冬,顺德二十?二年,大奉间临近新岁, 皇宫的檐下屋脊都挂上?了红灯笼,台阶上?的新雪扫的干干净净。

皇宫大,檐牙广, 建造恢弘大气,白?象牙色的地砖从殿外一路铺到殿前, 地缝整齐, 红墙林立,穿行过宽敞长廊, 便直达太极宫宫殿外。

宫殿高耸,威武庄严,冬日间烧着旺盛的地龙,滚滚热气自敞开的朱色大门间扑出来, 直扑到站在宫殿门口的沈溯的面上?。

从殿外往其内看, 只见一片金碧辉煌,处处都是明黄绣龙。

沈溯穿着一身飞鱼服, 在殿外等候片刻后,有穿着窄蓝衣裳的太监迈着静步走?来,行到他?身前时向前一俯身,恭敬道:“启禀沈千户,圣上?唤您进去。”

沈溯应了一声“劳烦公公”,便随着这位来告知的太监一道儿行进了太极殿内。

太极殿内入门行十?步,其上?有案,顺德帝正穿着一身金色长衫,端坐在案后,一袭半百的发?以一根道家木簪束成道鬓,与周身奢华的衣料比起有些不伦不类。

顺德帝弱冠登基,至今二十?二年,乃是不惑之年、龙精虎岁,该是励精图治之时,但偏生,坐在案后的帝王眉目间却带着老态,懒慵的靠在椅上?,面颊上?的皮肉也耷着,皮肉松懈,没?有半分锐意,瞧着竟像是个知天命的年岁。

顺德帝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,后宫妃嫔极多,但顺德帝子嗣寥寥。

顺德帝早些年还常以药汤滋补,有几次病重,太医院都下了猛药,才将人救回来,身体不好,人便也憔悴,像是根风烛残年的短蜡,蜡泪堆积在脚下,只剩下最后一点蜡油,不知道什么时候便灭了。

再往后,顺德帝便信了道教,日日诵道,不再碰女人,宫中?再也没?有皇子皇女出生,顺德帝吃道教的长生丹,开始疏于?政事,崇信道教,养道人为国师,捐出大笔银钱做道馆,养道童,引发?民间信道。

朝野中?常有投机取巧之人,以道事来萌求顺德帝的目光,以此汲汲营营,顺德帝老而昏庸,不辩真假,只要合他?的心意,他?便都能笑而纳之。

上?位者不明,下位者不端,但总有些清流世家是瞧不上?这样?姿态的,所以朝中?常有乱事。

但是这些都和沈溯没?什么关系,他?是锦衣卫,非是清流世家之人,也非是蒙圣讨恩之者,他?只是圣上?手中?的刀。

他?只管做好他?的事。

沈溯进殿、立于?案下,先行武夫抱拳礼,后捧起奏折,道:“启禀圣上?,臣于?限期内查清了户部?十?万两?银子缺失案,并寻回十?万两?库银,此案牵扯上?百人命,案情列陈尽在于?此。”

一旁的太监手中?捧着折盘,以折盘盛放沈溯递过来的奏折,一路送到顺德帝的眼?前。

顺德帝靠坐在椅上?,半阖着眼?,道了一声:“念。”

太监道了一声“是”,抬手拿起奏折,掐着尖细的嗓子,朗声道:“十?万两?白?银丢失案起于?大奉顺德十?九年——”

随着太监的声音在整个殿内荡开,过去的一桩血案,自今日,缓缓拉开序幕。

最开始,是赵贵妃令在户部?的耳目贪墨十?万两?,引来白?姓户部?尚书的关注,白?姓户部?尚书将贪墨的十?万两?银子藏下,转而想去告知顺德帝。

赵贵妃得知此事后,干脆对白?姓户部?尚书下了手,满门灭杀,只余一位白?姓嫡女逃出生天,并将丢失十?万两?白?银之事摁下,试图模糊掉这一笔旧账,与此同时,赵贵妃勾连刑部?,诱当时还是刑部?侍郎的韩临渊为其摆平案件。

事后,赵贵妃平安的渡过了两?年。

两?年后,也便是今年京察时,京察查账本时,将此事重新翻出来,当时的户部?尚书承受不住压力,上?吊自尽。

圣上?大怒,特派锦衣卫千户,沈溯前去调查。

沈溯领命后,先翻出来了前任白?姓户部?尚书死?亡的事情,复而查到韩临渊,又由韩临渊牵扯出赵贵妃,一趟线走?下来,将所有罪证集齐。

除了户部?十?万两?银子案以外,沈溯还集齐到赵贵妃的其他?罪证,皆一并送之。

一书奏折,短短不过百余字,便是几年时光,百条人命。

昔日的真相跃然纸上?,清隽的字体下,浸着血一样?的颜色。

其中?多少艰难,一笔难述之。

沈溯交上?来的是总体上?的一些大致走?向,至于?更细致的,沈溯便没?有提,比如白?桃,比如赵七月,比如萧言谨。

今日的主角是赵贵妃,只要顺德帝肯对赵贵妃下手,下面的人也是死?路一条,但是顺德帝若是要留赵贵妃一命,那剩下的那些人也死?不了。

且要看,顺德帝到底是要一个清明的朝堂,还是要他?的儿子,和他?的爱妃。

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,定乾坤者,唯帝王已。

朝堂便是如此,刀光血影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