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71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人。

林济和圈内演员来往少, 关系不错的也就是曾经合作过的那几个, 不过几人知晓林济的习性, 一般也不会随意找他打听,林济招了经纪人之后,他们找经纪人的次数反倒多一些。

大江卫视那边的关系网就要复杂多了,走漏风声的几率也更高,眼下《淬火》剧本的内容还没有被完全透露出去, 据传圈内几位一线男演员已经空出了几个月的档期。

营销号们也神神秘秘地透露, 某演员a和某演员b都卯足了劲争林济新剧的角色。

林济最近的三个剧本,《百归记》《后宫》和《静梧传》都是女演员的分量更重, 不过这并不代表林济不会写男性角色,《代号11》对程渊的加成作用圈里人都看得出来, 冯庚也步入了当红小生的行列——《淬火》的角色很值得男演员们争一争。

“有种《后宫》盛况重演的感觉。”

“我唯一的感慨是——不愧是小林。”

“讲真, 演员们越来越迷信小林了,但不怪演员们, 我是观众我都信小林。”

“女主剧看多了, 刚好可以换换口味,其实我最爱的剧还是《代号11》, 《后宫》和《静梧传》都给我一种闹腾的感觉,《代号11》却能让我体会到平静。”

“本大江卫视厨狂喜,希望我推能被剧组选中,每天祈祷三百遍。”

演员们之间暗潮汹涌,林济本人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,他把剧本的几个小细节重新改了改,工作地点则从资料室转移到了大江卫视。

——这并非他自愿,而是章力纯非叫他参与《淬火》的选角。

剧本完成之后,《淬火》剧组的阵容很快搭建了起来。

章力纯没对林济透露,为了拍《淬火》这个剧本,大江卫视常合作的几位导演狠狠争抢了一番——在电视剧这个圈子里,导演通常是最识货的,一个剧本好不好,他们瞄两眼就知道。

《淬火》这一类型的剧本大江卫视以往播过,合作导演里自然有擅长这种题材的,对导演们来说,好剧本很难得,而林济的剧本属于比好剧本更胜一筹的那一类。

定导演的那段时间,章力纯的电话直接成了热线,“老章”这称呼他听到快起茧子了。

要知道,放在以前,他虽是堂堂卫视总监,导演们对他可没有那么尊重,章力纯算是很内行的总监了,在导演们眼里,他依旧是那个只知道指手画脚砍经费的外行人。

不过定阵容这事,客观最重要,《淬火》是个好本子,那就得安排一个和好本子最为匹配的阵容。

最终,导演定了谢翱。

谢翱是圈内公认的擅长拍年代大剧的导演,名声不比胡伟一差,在胡伟一差点没戏拍的那几年,谢翱照样和大江卫视有稳定的合作。

两人虽然都擅长拍大戏,但个人风格并不完全相同,胡伟一手头有别的剧集要拍,大江卫视就先找上了谢翱。

“我早早就想和林编合作一次了。”第一次见面,谢翱热情地迎了上来。

他已经年过半百,人挺精神,不显老,头发却半白了:“《百归记》我看了三遍,星洲卫视一遍,岭东卫视一遍,最后一遍是源江卫视,楚天舟都要给我发点赞助费。”

谢翱一直站在导演圈的第一线,同行们出的好作品,他必然会仔细剖析一遍。

当初宣传部门筹备《百归记》的时候找过他,只是他当时刚好有别的剧要拍,档期和《百归记》错开了,也就没有认真了解《百归记》的剧本。

可看过《百归记》成片后,谢翱心里就有些后悔了。

《百归记》难拍的点在于剧本难改,一般编剧不太敢上手,前一版改编挨骂挨得太狠,以至于编剧们接手这个本子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,加上繁杂的剧情和跨度巨大的时间线,非实力和底蕴兼备的编剧不可。

林济那一版绝对称得上经典。

《百归记》播出之后,谢翱一直期待和林济合作一次,可惜林济接连创作了两部古装剧本,《后宫》和《静梧传》两个剧本虽然质量不错,却是谢翱完全陌生的领域。

当然,这两部剧他都看了,收视率超9的剧集,任何一位导演都不会忽视。

谢翱很努力地争取到了拍《淬火》的机会。

起初章力纯提及林济新写的剧本,谢翱内心只是期待罢了,可在看过《淬火》的完整内容之后,他却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拍这部戏的机会。

……

最近这段时间,大江卫视人来人往,林济早上溜达到卫视大楼,在电梯门口往往会和一位熟面孔不期而遇,对方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,他才会猛然反应过来对方的身份。

不久后,林济就会在试镜室见到对方。

一线男演员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位,他却在一周内见了个遍。

程渊也来了。

程渊如今签在了海马演艺,这是圈内数一数二的演员经纪公司,运作演员的机制很成熟,旗下既有高人气的流量派,也有专攻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