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疆形势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你说谁?”宋绾绾从丫鬟口中听到议亲对象时,险些没忍住将嘴里的茶水喷出来。

若夏重复了一个名字。

宋绾绾确定自己没有幻听后,表情有些不淡定。“你没听错?”

“奴婢替县主送礼单给公主过目,听得真真儿的。”若夏举起手指赌咒发誓。

这下子,宋绾绾可坐不住了。

她从未想过嫁人啊,爹娘怎么突然又提起这茬儿了?

“县主稍安勿躁,想必公主和驸马也就是提了一嘴,当不得真。”念春没好气的瞪了小姐妹一眼,觉得她话有些多。

若夏心虚的低下头,没敢再插话。

“无风不起浪。”宋绾绾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。稍稍动了动脑子,便知此事定与太子和二皇子脱不了干系。

这两人不是没事找事么?!宋绾绾气得直跺脚。

为了不让这两人搅和了她来之不易的清静日子,宋绾绾迫不及待的去寻了荣安公主。

“你打哪儿听来的?”荣安公主起初还不肯承认,面不改色的反问道。

“母亲,绾儿知道您最疼我了,这么大的事,没必要连我都瞒着吧!”宋绾绾死乞白赖的挽着荣安公主的胳膊撒娇。

荣安公主看着她那张明艳的小脸,哪里还有什么原则可讲。“八字没一撇的事,说了又有何用”

宋绾绾一听,还有什么不明白的?

“母亲,真打算找武安侯帮忙啊?”宋绾绾咽了口口水。

她跟谢侯爷一点儿都不熟!

她连他的相貌都没仔细打量过,更别提喜好性情什么的。几次接触,要么是没以真面目示人,要么连话都没说上几句,如同陌生人一般。

这跟赶鸭子上架有何区别!

宋绾绾下意识的就要反对。“武安侯自身都难保了,还是别淌这趟浑水了吧。况且,谢家几次为他张罗的亲事都被他拒绝了,可见并未有成婚的打算”

“咱们府上跟武安侯没什么交情,冒然的提出结亲,不太合适吧”

宋绾绾找了很多理由,试图打消父母心中这荒唐的念头。

荣安公主见她如此抗拒,反倒起了疑心。“武安侯虽出身寒微,却也算得上顶天立地的一条汉子,且无不良嗜好,为何绾儿这般不待见他?”

“这是待见不待见的问题吗?”宋绾绾哭笑不得。“我,我跟他不熟啊!”

“自古以来,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。闺秀大多养在深闺,不为外人所知,好些人成亲的时候才第一次见面。”荣安公主幽幽的说道。

一面说,一面观察宋绾绾的反应。

宋绾绾果然被问住了。

还有一些话,荣安公主是怕勾起她的不愉快,所以才没说。就好比那苏玉寒,两人彼此倾心又如何?最后不还是一场骗局?落得什么好了?!

“好了,你也莫要着急。你爹也就是说说而已,当不得真。就算他想,人家谢侯爷还未必答应呢。”荣安公主笑着说道。

荣安公主是关心则乱。

消化了几个时辰,就冷静了下来。

宋绾绾却觉得有哪里怪怪的,说不清道不明。

宋绾绾为了此事烦恼着,宫里的人也没闲着。很快,消息便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。

得知太子和二皇子的举动,皇帝一点儿都不惊讶,仿佛早就料到了一般。

“皇儿们长大了,翅膀硬了,都知道为自己谋划了。”皇帝盘腿坐在榻上,手上转动的佛珠一刻都没有停下。

严淞躬身伺候在侧,没敢接话。

皇帝拨了会儿珠子,好一会儿才又说道:“太子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!他以为,替属臣求娶,就能洗脱拉帮结派的嫌疑?呵,天真!”

“圣上英明。”严淞陪笑着说道。

“耍这种心机,还不如二皇子来得敞亮。”皇帝哼了一声,心中越发对这个儿子感到失望。

太子是一国储君,未来的皇帝,就这点儿手段?将来如何御下,如何统领文武百官?他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蠢笨的儿子!

当然,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笨的。

这一定是受了皇后的影响!

是秦家的人太蠢!

皇帝暗暗下了结论,对秦家越发不待见起来。

皇帝说道自己的儿子,严淞可不敢插嘴。皇帝说得口渴了,他恭敬地奉上一盏茶,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内侍应该做的。

皇帝自说自话,觉得挺没意思的,这才转移话题道:“近来北疆有什么动静?”

“因为雪下得太大,北边儿寸步难行,陈国的铁骑被拦在了塞外,拖延了南下的进度。”严淞帮着皇帝看奏折,故而对北疆形势了如指掌。

皇帝松了松眉头,心中稍安。只是,冬天总会过去,待来年天气回暖,冰雪消融,怕是再也阻挡不了陈国南下。

“北疆地处要塞,断不能失守。”他喃喃的说道。即便久不临朝,但他对江山的掌控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